無定形碳酸鈣在自然界中生物成因碳酸鈣形成的早期階段作為瞬態前體起著關鍵作用。然而,由于其在水溶液中的不穩定性,在生物醫學中利用無定形碳酸鈣仍然很少成功。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康斯坦茨大學Helmut Cölfen教授和合肥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陸楊教授等報告了順磁性釓離子和無定形碳酸鈣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釓嵌入的高度水合類碳酸鹽環境和聚(丙烯酸)存在下產生超細順磁性無定形碳酸鹽納米團簇。
實驗已證實釓可提高無定形碳酸鈣中的水含量,與市售的釓基造影劑相比,無定形碳酸鹽納米團簇的高水含量有助于大大提高磁共振成像對比度效率。此外,在包括大鼠、兔和比格犬在內的各種動物中進一步評估了增強的 T1 加權磁共振成像性能和無定形碳酸鹽納米簇的生物相容性,并結合了有希望的體內安全性??傮w而言,非常容易大規模生產的無定形碳酸鹽納米團簇表現出極好的成像性能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穩定性,這為設計磁共振造影劑提供了一種有前景的策略。
文獻鏈接:Dong, L., Xu, YJ., Sui, C. et al. Highly hydrated paramagnetic amorphous calcium carbonate nanoclusters as an MRI contrast agent. Nat Commun 13, 5088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2615-3
資料來源:能源學報
|